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信用通 | 保险 | 视频 | 投诉举报 | 广告招商
免费发布货运    快速发货热线:22325675  
起始地   目的地  
 物流刊物
《东莞物流服务指南》
《东莞物流业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物流刊物

  第4期目录
  本土资讯 物流访谈 行业研究 物流榜单  
  物流政策 物流企业 世界港口 广 告  

本土资讯 


◆ 东莞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07年东莞物流大事记
◆ 信息化助力东莞物流业

 

东莞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东莞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全市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7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公路运输4930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7.86亿吨公里;水路运输551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5.82亿吨公里(2007年最新数据暂未公布)。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全市工商登记成立运输、仓储等相关物流企业1062家,其中独立法人企业532家,外省市企业分公司178家和个体户352家。

(二)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手段在东莞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初步应用。除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业务外,南方物流等龙头企业已可以为东莞工商业企业提供信息处理、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服务,物流业的产业支援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三)物流基地建设逐步深入
  虎门港物流基地完成物流体系发展策略规划,并向海关总署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类)。港口大道等交通设施已建成通车,在建项目有沙田港区5#6#等多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立沙岛石化仓储基地、省直属粮库等。常平大京九物流基地依托比较成熟的铁路货运优势,以农副产品批发流通带动当地货运仓储行业的发展,已建成市粮油饲料批发市场、黄埔海关快件监管中心等项目。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条件日渐成熟

  东莞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庞大的消费人口以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的需求及发展潜力巨大,且经营成本较低,政策宽松程度和市场规范程度仍有很大潜力可释放。为此,2006年《福布斯》中文版公布的“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的城市”排行榜中,东莞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九。经过多年发展积累,目前我市已具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存在不少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产和生活消费市场庞大
  我市制造业产业体系庞大,拥有近3万家工业企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对物流服务产生巨大的需求。目前我市年国际集装箱生成量已超过800万标箱,年进出口空运货量超过80万吨,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物流货源地之一。我市消费人口近千万,近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民消费意识和能力都大大增强,对商业消费服务的数量、质量、种类的要求都大大提高。产业和市民消费的升级发展,均对物流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物流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更及时的服务,从而为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
  东莞交通设施配套完善,拥有高密度的公路网络和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铁路网络枢纽优势明显。虎门港规划建设的1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将逐步建成投入使用,处理远洋货船的能力将得到大大增强。随着虎门港、常平大京九两大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的完善,以及常虎高速、东部和西部快速干线、沿海高速等一系列大型现代交通设施的投入使用,我市铁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网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硬件环境更加成熟。

(三)物流发展氛围良好
  我市是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入世后我市商业领域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各级政府部门对引进外资、市外资本进入经营持开放态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实施“商贸东莞”工程,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推动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创新采取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氛围,各种性质和服务类型的物流企业都将获得良好发展。

 

三、东莞物流业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推进物流业发展,全市现代物流发展态势良好,正处于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在我市加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保税物流、港口物流、第三方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形式将获得良好发展。许多附加值较高的业务受到了国内外大物流公司的青睐,中海、中外运等国内较大、较规范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东莞的布局。保税物流规模将逐步扩大,作用日益突显;第三方物流经营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向专业化、国际化迈进;城市配送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设施不断完善,虎门港港口地位和竞争力日渐提升。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物流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保税物流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为适应入世后我国加工贸易形势变化,近年海关总署加快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改革,其中重点对保税监管模式进行了新的试点。作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过渡形态,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正逐步在沿海地区试点。上海、深圳等地已获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目前保税物流最高形式——港区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区。我市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当前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制造业都将以加工贸易制造业为主,无论外销还是内销都涉及大量货物进出口和海关监管问题,而保税物流则是目前处理以上问题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加工贸易企业就近进行保税仓储,由物流中心安排报关、运输、包装、分拣、储存等程序,提供专业物流服务。运输服务可以采用本地也可以采用外地,但在仓储方面肯定是本地就近保税仓储更有优势,更能配合生产需要及时提供服务。
  作为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我市拥有150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产品的原材料及市场都在国外,保税外销总量非常大,同时保税内销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因此我市对保税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且比较迫切。事实上,随着海关监管政策的调整,近年我市已有一些物流企业尝试开展保税物流业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逐步在某个专业领域形成自身优势。例如东莞市南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及英国空运公司共同组建公用型保税仓——南信物流中心,逐步学习掌握诺基亚和英空公司的现代配送仓储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为东莞诺基亚的生产、制造与产成品销售提供配套物流服务的同时,南信实业公司积累保税物流管理经验,并逐步扩大保税仓规模,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A类),为更多高科技外资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
  目前我市从事保税物流业务的企业共有36家,其中仅开展保税仓储业务的有11家,仅开展出口监管业务的有5家,同时开展保税仓储和出口监管业务的有9家。南信、永得利等6家企业有意向申请A型保税物流中心且已递交申请待海关审批。我市加工贸易发达,如果拥有完善的保税物流服务系统,将大大提高加工贸易料件、产成品流转效率,进而提高全市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益,形成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市将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根据加工贸易制造业分布和交通设施状况,制定保税物流发展规划,申请合理配置多个保税物流中心,并积极争取国家关于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物流园区等方面政策在我市试点和实施,享受国家施行的开放和优惠政策。虎门港保税物流中心(B类)的建设将使我市港口与保税设施结合更加密切,一方面完善港口的软硬件设施,大大增强虎门港的港口竞争力,另一方面有效地改善我市物流环境,适应当前加工贸易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形势要求。未来,东莞的保税物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并逐步规范完善,为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进出口物流服务。

(二)第三方物流逐步成熟
  近年我市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日渐扩大,竞争力逐步提升,涌现了一批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公司发展和服务定位逐渐明确,向某个专业化领域经营发展,慢慢形成各自优势,并通过加大投资和设备改造,不断提升物流技术和能力,逐步拓展业务范围,成为我市物流市场某个领域的龙头。例如东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先后在全国各地自建近40多万平方米物流仓储中心,自备200多台各类车辆,并与全国280多个车队、1.28万多辆货车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货源网络、运(储)力网络。南方物流已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擅长全国各地长途货运服务,并能提供整体物流方案设计等高增值物流服务,与汤姆逊、TCL、康佳、顶新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长期保持业务合作关系,并曾荣获“全国物流百强企业”称号。
  除了有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业务外,我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开始为客户提供配送、外包装服务、信息处理、物流咨询、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设备生产等服务项目,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扩大,物流服务呈现多样化。VMI、JIT等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在我市已得到应用,并将逐步得到推广。供应链库存管理(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为适应供应链一体化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库存管理模式。作为汤姆逊显示器公司的合作伙伴,南方物流公司成功地为汤姆逊东莞厂区全面实施了VMI管理,实现“零库存”, 突显供应链配送优势,并整合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VMI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库存水平,是实现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库存优化控制的有效途径。未来,VMI、JIT等新型物流模式在东莞制造业和商贸业中将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我市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例如广东龙骏物流有限公司通过物流行业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推广,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筑起电子信息化物流网络,并推出物流行业网络平台(“龙网”——中国物流中心网),形成一套覆盖全国及部分海外的物流服务网络。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逐步与国际接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和领域。同时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逐步兴起,需要第三方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配送服务,也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巨大的业务量和发展空间。

(三)城市配送体系日渐形成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流通方式变革,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涌现了美宜佳便利店、真功夫餐饮、中域电讯、时尚电器等一批优秀的现代商贸企业。这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向规范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完善物流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越来越多大型商贸企业建设标准仓库作为商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统一配送,加快技术和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仓储立体化、搬运机械化、分拣自动化、配送网络化。例如东莞糖酒集团专门成立了时捷物流有限公司,在东城桑园兴建了一个大型仓库作为珠三角地区1200多家美佳超市及美宜佳便利店的配送中心,并根据美宜佳门店迅猛增长的要求,投资2000万元对时捷物流仓库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通过应用电子自动识别系统等新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并按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服务。
  为适应城市不断扩张发展和市民消费不断升级的要求,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消费品配送效率,降低城市物流成本,我市将根据物流结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科学规划设置一批生活物资配送中心。同时加快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综合道路网,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市内货物1小时内快速送达。结合城市工商业和物流结点布局,重点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两个层次和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三类产品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市域共同配送,逐步增加大型物流企业配送量占全社会物流配送量的比重和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另外,我市将积极发展流通加工,以原材料精细加工、半成品组装和产成品包装、分装等流通加工为重点,依托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培育一批不同类型的流通加工企业,不断扩大流通加工规模,增强物100强等知名物流集团投资的大型项目。同时加强我市物流企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速融入国际物流网络。流系统服务功能,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优化城市配送网络体系。

(四)港口物流发展渐成气候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港口正逐步向提供现代化物流服务的方向发展。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港口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物流的出现和发展给港口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虎门港物流基地将以港口为依托,建立港口保税物流区,拓展港口功能,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工业品及大宗原材料的集装箱运输、交易业务,逐步建设港口物流中心。虎门、沙田、麻涌等镇亦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其中沙田镇获得“中国港口物流重镇”称号,麻涌镇获得“中国现代港口物流重镇”称号。三江码头、立沙岛石化物流园、麻涌新沙中央和省直属粮库等一批大型港口物流项目抓紧投产建设,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虎门港的国际货柜码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汽车滚装物流中转基地,成为海南马自达商品车的全国储运总库和上海大众商品车华南地区总库,每年接运商品车超过10万辆,正与中华、北京现代、风神、哈飞、奇瑞等多家汽车制造厂商洽谈商品车运输业务。而新落成的新沙港滚装船汽车码头与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国内本田汽车唯一的出口装船基地。未来虎门港将成为更多汽车厂商的储运基地。
  目前虎门港最大靠泊能力为集装箱及多用途码头5千吨级,油码头2万吨级,煤码头5万吨级,只能处理5万吨级以下的货船,尤其是集装箱码头处理能力只有5千吨级,我市大部分集装箱货源通过深圳、香港两地转运。未来虎门港规划建设1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并加紧与世界知名船公司协商,计划开通从东莞到台湾、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航线。随着港口物流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处理远洋货船的能力将大大得到增强,本地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会大幅增长,预计2010年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500万吨以上,虎门港将逐步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港口之一。
(五)外资物流企业加快进入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对外开放,越来越多国际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我市制造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制造业发达,对国际物流服务需求很大,而跨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领域与国内物流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不少跨国物流公司有意到我市投资设点。事实上,近年已有不少外国物流公司悄然进入我市拓展物流业务。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市开展物流业务的外资机构(包括企业法人、分公司、营业部、办事处)共62个,其中在我市登记设立的企业法人有25个。中外合资企业东莞虎门宏业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于1986年开办了东莞第一个货柜码头——宏业货柜码头,也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货柜码头。国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广州、深圳的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到东莞拓展业务,目前已有不少于20个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CEPA实施以来,香港和澳门物流企业加快进入我市。例如香港最大的日系物流企业——永得利有限公司,近年正逐步把其在香港的部分物流业务转移到我市,主要为珠三角地区日资企业提供专业的配套物流服务。除了永得利等公司直接投资设立企业外,还有16家企业设立了代表处。世界级物流企业新加坡港务集团与虎门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虎门港的港口。
  有迹象表明,不少外国物流企业看中我市庞大的物流市场和发展潜力,很多国际物流供应商正在寻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便迅速进入中国市场。随着政策的放开,外资将加快进入我市物流市场。外资物流企业尤其是知名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一方面给我市工商企业带来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提供更完善丰富的现代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加剧了我市物流市场竞争,促使本地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理念得以加速成长。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物流资本来莞投资,重点引进世界物流100强等知名物流集团投资的大型项目。同时加强我市物流企业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速融入国际物流网络。

回到顶部

 

 

2007东莞物流大事记

1、沙田港区西大坦作业区建设步伐加快

  2006年11月1日,西大坦港区首期市政配套工程第一、二合同段正式开工建设,将为码头泊位、物流区和中心服务区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配套的市政水电、通信和绿化景观等,其道路网将与港口大道、在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及规划中的常虎高速至港口大道延长段等,构成整个西大坦港区快速集疏运系统,有利于改善港区内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推动东莞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全球集装箱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在莞建子公司

  2006年11月10日,东莞马士基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开业,这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在广东省的第一家全资工业子公司。东莞马士基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干货集装箱的生产、销售、维修服务及相关进出口业务,公司拥有一条总长近两公里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7-18万个标准集装箱。

3、欧洲200强企业SDV有意在莞建物流中心

  2006年11月21日,欧洲200强企业SDV国际物流集团华南地区负责人专门来莞,就在东莞建立物流中心事宜与市有关领导进行商讨。目前,该集团已经决定在东莞设立办事机构,并希望能建成物流分派中心。

4、中石化物流基地落子樟木头

  2006年11月,中石化投巨资在东莞市樟木头镇兴建了一座占地5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基地,专门用于仓储转运中石化生产的各种聚乙烯、聚苯乙烯产品。

5、“泛珠”农交会举办“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活动

  2006年12月4日,由广东省农业厅和东莞市政府主办的为期4天的第二届泛珠三角农副产品交易会在东莞市中堂镇降下帷幕。本届农交会举办了“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活动,就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泛珠三角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6、以虎门港为中心发展东莞现代物流业

  2006年12月29日,在《东莞市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评审会上,国内外物流界专家与市港务局、经贸局、发改局、口岸局等职能部门一起,就东莞市物流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并提出以虎门港为中心发展东莞现代物流业的建议。

7、东莞物流师认证培训正式开班

  2006年12月底,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物流师认证培训课程在东莞中心人才市场培训中心正式开班。据了解,目前中国具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资格的约1.7万人,而具有高级物流师职业资格仅292人,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

8、东莞海关日平均验放能力提高7倍

  2006年12月,东莞海关篁村车检场整体移址寮步,随着寮步车检场第一辆进口转关运输车辆顺利通过通道验放,标志着该车检场实车验放测试成功。该车检场采用智能通关模式,可大大缩短企业通关时间。

9、玖龙斥资逾5亿在东莞建两个五万吨级码头

  从有关部门获悉,玖龙将投资逾五亿元兴建五万吨级码头,且已进入报建阶段。该工程建设规模为两个五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320万吨。计划建设的五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位于麻涌港区新沙南作业区内,地处狮子洋东岸、东江口和麻涌口之间。将由东莞玖龙码头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10、20分钟,常平货物抵虎门港

  为提升东莞(常平)铁路货运口岸功能,东莞2007年申请了开通铁路口岸至香港红磡的货运直通列车,目前东莞市政府已将有关方案上报到广东省政府,2008年有望取得国家批准。直通建成后还可与虎门港连通,货物从常平运到虎门港顶多只需20分钟,将大大缩减行程,而京九沿线城市的货物到常平和虎门也将直接受惠。

11、快件服务年内提速

  针对东莞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特点,东莞市口岸局在麻涌、南城等镇街建成永得利保税物流中心和快件中心,预计这些项目2007年内全部投入使用。

12、龙大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2007年1月12日,龙大高速公路东莞段正式通车,至此龙大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该路从东莞大岭山至深圳龙华,终点连接常虎高速公路,是继广深高速、莞深高速之后莞深之间第三条高速公路,将使东莞与深圳之间的人流物流更为便捷。

13、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基地区规划通过审议,保税区拟建成市保税物流中心

  2007年1月16日,市规划局召开东莞市规划委员会2007年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包括《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规划”)在内的15个规划,根据《规划》,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基地区拟将其保税区建成东莞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物流中心的功能将包括口岸、保税仓储、国际配送采购、港口一体化、集装箱物流以及增值服务等。

 

14、中堂入选“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
  2007年1月20日,由国家海关总署批准,中国物流发展年会组委会、世界物流发展促进会组织,中国物流行业协会等2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东莞市中堂镇农产品物流业具有一定规模,并具备相当的发展潜力,符合“农产品物流重镇”评选条件,被评为“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

15、东莞市首条镇际联网公路正式通车
  2007年1月31日,沙田大道升级改造重点工程竣工庆典仪式隆重举行,投资1.8亿元的沙田大道升级改造工程是东莞市34条镇际联网公路中首条建成通车的大道。改造升级后的沙田大道,北与港口大道相接,毗邻厚街镇双岗,南与轮渡公路相交,往东接省道S256,直通虎门镇白沙、镇口,通达能力提高,路网连接更加顺畅。

16、东莞15家企业获守法便利通关资格

  2007年2月9日,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与黄埔海关、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联合举办“守法便利通关企业座谈会”,东莞市15家企业获得了黄埔海关守法便利通关资格。获得资格企业可享受商品预归类、提前申报、优先通关安排、担保验放、无因不查等通关便利。

17、新东莞海关大楼启用

  2007年2月9日,东莞海关正式启用新办公大楼,东莞海关的相关业务也转移到新办公大楼办理。新的东莞海关办公大楼打破了原来的功能设计,将主楼的一、二、三楼作为开放式的业务办理区域,直接面对本地企业。同时附楼一、二楼还将作为综合业务大厅,以有效提高东莞海关办公效率,满足东莞海关日益增长的物流量。

18、虎门港引进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2007年3月16日,虎门港成功引进全球领先码头运营商PSA国际港务集团参与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的建设,该项目投资约12.2亿元人民币,是虎门港成立至今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估计每年所带动GDP为10.6亿元,创造税收0.44亿元。

19、物流业发展有专项资金支持

  2007年3月27日,东莞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下设物流业发展专项,主要用于扶持重点物流基地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引进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物流配送水平,以及宣传推广东莞市物流业。

20、首个5万吨级煤码头项目获批,虎门港向综合型港口迈进

  2007年5月23日,总投资6.28亿元的虎门港海昌5万吨级煤码头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成为虎门港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煤码头项目。至此,虎门港码头功能覆盖煤炭、粮食、集装箱、石化四大运输系统,正向一个综合型港口迈进。

21、东莞拟建“电子身份”产业园
  2007年5月29日,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透露,东莞市有意规划建设RFID(俗称电子身份识别)产业园,构建RFID研发平台,形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RFID产业链。据悉,一些本地企业已经携手合作,成立了东莞市RFID技术联盟,以在物流、零售、生产、门禁等的电子身份识别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2、东莞至香港距离变“短”

  2007年7月1日,深圳湾口岸和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正式开通,这条通道开通后,如果经由该通道过境,从东莞市区出发至香港,将由目前的2个小时压缩至1个半小时左右。待2009年广深沿江高速开通后,东莞到达香港将仅需1个小时左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姚柏祥认为,深港西部通道的打开,将使东莞的港口经济发展得到提速,虎门港可以通过西部通道,实现与香港的货物联运,解决目前虎门港国际航线不足的问题。同时,东莞经香港通往世界各地的物流速度也因此而提升。

23、大朗松佛路改造工程动工

  2007年7月初,总投资达2800多万元的东莞大朗镇松佛路市政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该工程是今年大朗镇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该镇连接松山湖的重要通道,并于2007年年底改造完成。

24、虎门“镇标”让路常虎高速
  2007年7月5日,竖立s258省道虎门镇太平路口的虎门“镇标”雕塑因东莞市常虎高速新联支线的兴建已开始动工拆除。该雕塑拆除后,作为虎门镇最繁忙的一个交通路口,将会建造一座三层立交桥,以方便来往车辆行驶,进一步促进东莞市东部物流园区发展。

25、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项目建成后每年或为莞企省5-6亿流通成本
  2007年8月22日,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项目码头运营商东莞虎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至此,虎门港与全球领先的码头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全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正式运营后,每年将为东莞企业节省5-6亿元人民币的货物流通成本,年创税5千万元人民币,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26、沙田喜挂“中国港口物流重镇”牌匾并举行物流论坛

  2007年9月7日,沙田镇隆重举行“中国港口物流重镇”挂牌仪式、港口物流招商项目签约仪式、沙田镇物流产业发展论坛三项活动。包括中海石油炼化东莞油品储运有限公司、深圳市新顺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粤物流实业有限公司、东莞荣轩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东莞海腾港务有限公司等10家大型公司参加了物流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38亿元。在物流论坛上,东莞市经贸局局长陈桂明、广东省经贸委流通服务处副处长黄建明、物流专家王之泰、经济学家吴家煌、物流园区规划专家徐文静等各自就主题作了精彩阐述。

27、东莞虎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2007年8月22日,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项目码头运营商东莞虎门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在挂牌仪式上表示,该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东莞的港口建设和物流服务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回到顶部

 

信息化助力东莞物流业

  看到就做,做得更好!
  东莞的物流业者,从看到物流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前景,到着手去做,再到将产业做得有声有色,经历的时间不长,走过的道路不少。在行业成长的背后,有一只我们不得不提的推手,那就是信息化建设。
  2006年6月5日,东莞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商贸东莞”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的48条意见。2007年3月,《关于实施“商贸东莞”工程的意见》相应的配套政策《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制定出台。目前,东莞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在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对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亦有详细的规定……
  东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组建的“管到家”, 拥有168条专线、2688个网点,且数量正不断扩大;东莞邮政物流以引进“物流管理与动态调配系统”来推动物流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使其成为东莞最主要的公众物流配送服务企业;广东龙骏物流有限公司通过物流行业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推广,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筑起电子信息化物流网络,并推出物流行业网络平台(“龙网”——中国物流中心网),形成一套覆盖全国及部分海外的物流服务网络;时捷物流投资2000万元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通过应用电子自动识别系统等新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并按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服务;东莞华博物流有限公司建设的华博物流网成为搭建企业与客户的桥梁,使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车源信息及货源信息,帮助物流企寻找委托运输的业务,给物流企业增加业务来源……
  政府在推动,企业在行动,东莞物流信息化大幕已然启动。
  有着多年本地市场摸爬滚打经历的实业家李志明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决定了东莞有作为大物流市场的潜能,物流信息化在东莞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东莞不论是发展物流业的潜力,还是信息化基础,都足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先说东莞的物流企业。根据笔者对政府权威部门的相关资料整理结果显示,目前东莞市物流企业,即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企业(包括服务部、营业部)共1868户,其中独立法人物流企业532家。东莞发达的制造业对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东莞集装箱生成量每年超过400多万标箱。东莞市一些物流企业不仅为供需双方客户提供传统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也能运用现代的技术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化技术已初步得到应用。2006年,东莞全市物流业的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75亿元。
  再来看一下东莞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根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2006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1.5(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点,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3.88万门。全市程控电话用户461.31万户,其中普通固定电话164.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16.34万户。互联网用户58.0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7.46万户;市区有线电视用户19.87万户;卫星站点8个。
  在与物流相关的数据方面,2006年,东莞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3891公里,公路密度157.8公里/百平方公里,机动车保有量118.88万辆,公路运输4930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27.86亿吨公里;水路运输551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5.82亿吨公里。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68.98亿元,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215.7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54亿元。
  另外,根据权威部门的数据,我们可以认为,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推动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并且促进了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网络的发展。
  物流,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其核心就是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移动,是从供应者到使用者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随着社会大分工的逐渐细化,物质流通的规模日益庞大,供应链愈发复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扩展到了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以网络信息化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一方面以其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单元化、电子化来实现制造业库存成本的最小化,另一方面又在市场配送整体最优化的过程中实现市场利润的最大化,以供销双赢的方式有力拉动工业与贸易流通业的互动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业的建设带来了物流供应链软件的增长。CCID和CCW两大权威机构对物流管理软件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超过ERP(企业资源计划),而成为主流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还有专家预测,物流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面对如此一座金山,想要物流业者不心动,那是说不过去的。依靠成熟的通用性信息技术,进行“与时俱进,循序渐进”式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东莞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按需生产、零库存、短在途”的目标,东莞的物流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流”主导“物品流”,通过信息化来实现“物流”的准确配置,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经济性,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降到最低。可以说,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信息化”,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笔者在对东莞物流企业的接触及经贸局材料中发现,目前,东莞的物流信息化已步入快速发展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规划能力较低;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但整体应用较低,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要大幅度降低东莞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来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构建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这就迫切需要物流信息化在信息资源上实现共享化、在信息网络上实现一体化。广东保力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龙云就认为:“通过一体化的网络,物流企业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更有利于吸引用户、降低成本。”
  东莞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仍未完全启动,大部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物流企业主要客户信息化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未能同步开发,以致企业信息不能与客户实现有效对接。
  其实,就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绩效而言,物流信息化建设并不一定需要非常高端的技术和设备。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如条形码、扫描技术和互联网等,就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内部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顾客服务,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绩效。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那些“链主”企业,其目标往往并不只局限于满足内部绩效的提升,它还需要通过对其所依存的供应链优化,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及合理地规避风险。因此,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一体化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信息流动通畅、信息资源利用高效、物流综合成本不断降低、顾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问题了。这也暗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顾客需求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狭窄,多品种、少批量、多频次的敏捷化响应,充分依靠供应链进行资源外部管理。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理解,并及时地响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应对这种变化的重要策略就是,在供应链一体化的基础上,设计和建设能够充分考虑到供应链企业对物流的敏捷化需求。
  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与广度,目前的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单点应用。针对个别功能的各种软件工具和单点系统的建设。这一层次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办公套件、企业邮箱之类的通用工具软件以及物流行业专用的条码器、自动识别软件、物流仿真软件等工具软件或单点系统等。
  第二层次:流程优化。是针对物流企业的个别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实施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该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内容既包括一般企业通用的信息系统,也包括物流企业专用的信息系统。
  第三层次:综合管理。是针对整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该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内容既包括一般企业通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也包括物流行业专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层次:公共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如物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化需求不可能由某一家物流企业单独承担,而应该由外部的服务供应商或政府部门负责满足。这一层次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
  在东莞全市1868家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的企业中,有177家属外来企业,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和香港等地。如广州一家大型专业物流公司专门在东莞设立分公司,为东莞“诺基亚”专职提供客户售后服务,负责接收零售商送来维修的诺基亚手机,再委托大通运输公司每日至少一次送到广州总公司。他们和本土物流企业一样,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及收益人。
  近年来,东莞市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企业层面,物流的灵魂是信息已得到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势。在政府层面,除了市政府在2006年6月5日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商贸东莞”工程的意见》及在2007年3月27日制定出台《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外,东莞的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在东莞的物流重镇常平镇,分三年投资800万元用于物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并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常平镇物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攻方向是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应用和创新,主要思路是以技术支撑物流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物流业现代化。具体的工作是建设五大中心:一是第三方物流中心,功能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物流门户管理系统、业务协同管理系统、计费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等六大块,帮助物流企业以信息化整合物流价值链上的相关资源。二是物流行业信息咨询交流中心。为常平乃至整个东莞、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提供一个迅捷的互动交流渠道,加速信息传递,促进商业交流与资源共享。三是物流产业人才培训中心,为企业培养各种物流应用人才,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社会资源应用中心,将各个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分散建立的服务系统集成在一起,为物流业的交流、交易提供便利的服务。五是物流方案咨询服务中心,帮助区域内的企业量身定做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减少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除了常平镇,东莞的其他镇街也在发展物流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物流业者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东莞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呈现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而这也将更有力地推动东莞物流业的发展。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广告招商 | 入会程序 | 网站建设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 Copyright © 2007-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69-22325670 传真:0769-22325674 秘书长信箱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南城车站北路莞太路旁恒正大厦11楼
ICP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