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低迷的阴霾持续笼罩下,中国外贸形势严峻,家具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第110届广交会二期10月27日结束。受外需疲软、技术壁垒、成本上涨、用工难、汇率波动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面临“内忧外患”生存环境的中国家具出口企业正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以图突围。
外商谨慎 订单消减
在第110届广交会上,外商在下单问题上普遍持谨慎态度。
家具行业产品出口的季节性很强,秋冬时节多为旺季,但美国、欧洲等地的客商反映,去年采购的产品目前还有不少库存,本届广交会的订单会削减两到三成。不过,总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欧洲的订单数量并不理想,这可能与欧债危机有着直接的关系吧。虽然来自欧洲国家的订单量少了一些,但是出口其他国家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即便目前受到多种负面因素的制约,中国家具出口在世界家具贸易中依然占据了近3成份额。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共计达269.98亿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3.7%。
超预算 高档家具遇冷
以前深受欧美采购商欢迎的高档家具,现在也遭到冷对待。主要原因是高档家具价格太高,远远超出采购商的预算。
本次广交会前来洽谈的欧美客户相比以往少了不少,甚至一些欧洲的客商还提出,要先将产品样品带回其国内推销,看推销效果才能决定是否下单,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广交会上是很少见的。”
不过,也有不少企业针对欧美采购商的“口味”转变,作出相应调整而且获得不错效果。
隐性“技术壁垒”挡路
自今年7月起,美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中所规定的进口木制品甲醛限量标准大幅度提高,严格程度再创新高;而欧盟《原产国标签法》亦将于2013年生效。不少中国家具出口商表示,这些隐性的“技术壁垒”直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延长了产品在进口国口岸的通关时间,对企业利润的蚕食在所难免。
改变观念促转型
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外市场紧缩,不少家具生产销售企业不得不选择转型升级,这些家具生产企业由出口销售转为国内销售,企业的生产重点正从以往的粗加工向创意、研发、品牌方向迈出了三大步,实现迅猛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家具业的传统出口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严重缩水;而中国内地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均在上涨,人民币的升值更进一步挤压不少珠三角家具企业的生产利润。内地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也开始影响家具业的内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的半年,高速发展近30年的内地家具行业将会遇到一个短暂的"冬天",而众多家具生产销售企业则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抓紧研发、注重环保,努力将家具行业的产品结构、商品质量提上一个台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次广交会家具展区,记者发现,不少家具生产企业都开始注重自身品牌的塑造,不少企业的产品也显示出自家的新意。企业要想做好转型升级,改变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企业生产的家具产品绝不是照搬模仿国外,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并会配合自身定位与品牌特点生产创意性强的商品。注重创意、发展品牌,才能成为转型成功的赢家。 |